• 當前位置:河南金融網首頁 > 綜合報道
    ?西峽打造投資創業熱土 一朵香菇引來八千閩商創業
    2023-07-24 07:36:54 | 作者: | 來源: 本網綜合

      編者按:香菇是西峽三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該縣把標準化作為基礎保障嵌入香菇種植、加工、服務等全產業鏈條,探索出標準化引領食品安全、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西峽方案”。

      陸通秦晉,水達吳楚;山產百貨風行,千里萬商云集。地處豫鄂陜三省交會地帶的西峽縣,歷史上既為交通要塞、水運碼頭,又有商賈云集、百貨流通。在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伏牛山腹地,自古就有著尊商親商護商的優良傳統,今日的西峽正在用責任和擔當延續歷史傳統,續寫著新時代輝煌。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豫鄂陜香菇匯”大市場內的西峽縣利得加食品有限公司,新上馬的香菇分揀線上,一朵朵香菇在傳送帶上歡快地跳躍。“我們新投產的2條自動化分裝生產線,可生產17個品種的香菇產品,為一線城市的大潤發、京東商城、沃爾瑪、家樂福等商超供貨,年加工干香菇80萬噸,產值7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70多個。”該公司董事長、福建籍客商吳明玉說。

      據吳明玉介紹,像他一樣長年定居在西峽縣投資興業的福建籍客商達8000多人,香菇生產銷售旺季超過萬人!一個沒有交通、信息、物流和資源優勢的內陸深山縣,緣何能吸引千里之外的沿??蜕淘谶@里扎堆發展?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西峽,循著他們的奮斗足跡,揭秘他們在西峽的創業密碼。

      一朵香菇引來閩商創業

      走進位于西峽縣城西15公里的丁河鎮香菇市場,提起福建人陳秀輝,可謂是響當當的“人物”。他已經在這里度過了28個年頭。

      1995年10月,時年29歲的陳秀輝追隨“南菇北移”的腳步,從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來到地處八百里伏牛山深處的西峽縣,開啟了異鄉創業的奮斗歷程。

      20世紀80年代,古田縣的袋料香菇和銀耳種植已成規模。陳秀輝靠種植袋料香菇成了當地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秀輝得知西峽縣有大量的椴木香菇,就帶著30萬元現金,和姐夫蔣炳區、弟弟余新焰來到西峽,在原陳陽鄉供銷社設點收購椴木香菇。“那時候,陳陽的椴木香菇很多,每兩天我們就能收購一車,一年下來能收到100萬斤,這比發現了大金礦還讓人高興。”提及當年的情景,陳秀輝記憶猶新。

      1998年春,西峽縣進行香菇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的袋料香菇生產。產業大“換血”,導致一系列“排異”反應。一時間,種植規模膨脹,大量香菇積壓,造成菇農收入降低。陳秀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經過認真觀察和分析,他很快發現香菇烘干設備缺乏、技術落后是導致問題的癥結。他立即從老家聯系了200臺烘干設備和300多名技術能手,手把手教群眾袋料香菇烘干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干菇品質。同時,他還大量收購香菇,進行初加工和包裝,將西峽香菇出口到香港、東南亞等地。猶如一縷春風,吹皺一江春水,陳秀輝的關鍵一招,不僅一下子打通了市場,還拯救了一個產業。

      今年54歲的馮偉忠是陳陽村最早認識陳秀輝的人,當時陳秀輝設點收購香菇的供銷社就在馮偉忠家對面,一來二去,兩個人成了好鄰居。“陳秀輝這個人很能吃苦,寒冬臘月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他炕香菇到凌晨2點多,他這種吃苦精神讓我很佩服!”馮偉忠回憶道。在陳秀輝的帶領下,馮偉忠等一大批當地菇農也先后加入香菇收購的行列,逐漸成長為發展香菇產業的致富帶頭人。

      丁河鎮秧地村袁營組的袁文獻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長期相處中,他和陳秀輝很快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有一件事讓袁文獻記憶猶新。1998年5月,一位外地客商把陳陽及周邊幾個村群眾的香菇收購后,攜貨失蹤,欠下50萬元的貨款杳無音信。陳秀輝得知后,出面協調,幫助菇農討要到部分欠款,自己補齊了缺口部分。“陳陽的父老鄉親是我的衣食父母,這些錢是他們的血汗錢,我不能看著他們遭受損失。”陳秀輝說。從那以后,陳秀輝在陳陽村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28年來,陳秀輝也是西峽縣群眾依靠香菇富起來的見證者。“以前我進村收香菇,很多地方路都不通,群眾房子破舊,如今公路四通八達,到處都是小洋樓,西峽變化真是大呀!”陳秀輝感嘆說。

      從青春小伙到年近花甲,陳秀輝早已將西峽視為第二故鄉,不僅在西峽買房定居,親屬也都在西峽發展。他的大兒子陳鑫如今是西峽縣天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大孫子陳旺在西峽縣城上學,他的父母和5個姐弟都在西峽創業。如今,他仍然在食用菌領域耕耘,在丁河鎮建設中藥材基地,利用山茱萸、杜仲、金銀花等作為培養基種植銀耳,生產的銀耳制品出口東南亞、臺灣等地,帶動了當地40多名農民就業,2022年企業產值達1.1億元。陳秀輝打算繼續擴大規模,目前已在丁河鎮宣溝村投資8000萬元,實施二期項目建設。不久的將來,一個“科技范兒”十足的銀耳生產加工企業將拔地而起,成為西峽縣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的新亮點。

      陳秀輝在西峽經歷了十任縣委書記?;厥走^往,讓他感觸最深的是每屆縣領導對外來客商的尊重和關懷,對香菇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從項目簽約到征地拆遷、從廠房建設到投入生產、從產品銷售到開拓市場,縣委、縣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務讓我們輕松上陣,沒有后顧之憂,我會在這里一直干下去。”陳秀輝信心十足。

      淳樸民風成就千里姻緣

      打開包裝,一股銀耳獨有的香味撲鼻而來,舀上一勺送入口中,綿軟爽滑,沁人心脾。這就是西峽縣福建商會秘書長陳惠娟創辦的企業生產的銀耳羹。

      陳惠娟是陳秀輝的古田縣老鄉,到西峽打拼已有整整22年,她也從一個青春時尚的妙齡少女,變成了成熟干練的西峽“媳婦”。

      2001年3月,19歲的陳惠娟受公司委派到西峽縣收購香菇,看到西峽廣闊的發展前景,2010年她辭去福建的工作,在西峽開辦了香菇出口貿易公司,專門從事香菇收購加工出口業務。也就是在這一年,她遇見了西峽縣陽城鎮牛王村青年賈曉東,因菇結緣,兩個年輕人一見鐘情、終成眷屬。“其實當時家人在福建老家給我介紹了一個男朋友,但我和曉東有著共同的事業和追求,我覺得他更值得我托付終身,我相信我在西峽的事業會越做越大!”陳惠娟說。

      2019年,陳惠娟在陽城鎮投資成立了西峽縣佰城安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公司引進銀耳深加工項目,目前已開發出銀耳羹、銀耳露、銀耳醬等20多種有機食品,產銷兩旺。短短幾年,陳惠娟已經成為閩商隊伍中的“佼佼者”。“今年我與西峽縣福建商會計劃聯合投資3億元,在陽城創辦閩商產業園,建設集銀耳種植和食用菌多菌類深加工、觀光旅游、技術研發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基地,運用福建商會的平臺,讓更多福建客商扎根西峽,這也算是做一點西峽媳婦應該做的事情。”陳惠娟笑著說。

      無獨有偶。在西峽縣,丁河鎮陳陽村程雪榮與黃家威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

      黃家威是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人。從他記事起,他的父母都在西峽做香菇生意,1995年,五歲的黃家威隨父母來到西峽縣陳陽村。2019年,黃家威和當地姑娘程雪榮喜結連理。結婚后,黃家威子承父業,在集鎮開辦了香菇購銷門市,將香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程雪榮在家料理家務,照顧孩子,還抽空幫丈夫打理生意,兩人琴瑟和鳴,夫唱婦隨,是鄉親們交口稱贊的“小兩口”。“她聰敏賢惠,吃苦耐勞,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能娶到這樣的西峽姑娘是我的福氣!”黃家威對妻子贊不絕口。

      一朵香菇為媒,兩地青年聯姻。在西峽縣,香菇已不僅僅是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還是兩地年輕人共同追求的事業。

      優良環境筑就百億產業

      走進位于西峽縣重陽鎮工業園的興永盛烘干設備有限公司車間,焊花飛濺,機聲隆隆,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這家由西峽縣福建商會副會長陸立強投資創辦的企業,已經成為全鎮工業企業中的“翹楚”。

      2002年,有著十多年香菇烘干設備生產經歷的陸立強,看到西峽烘干設備市場需求旺盛,從杭州來到重陽鎮,從事烘干設備生產制造。從當初的只有一間房子、一臺電焊機的小作坊,經過20多年的打拼,他的公司已成為占地13畝、年產各類烘干設備10000多臺的龍頭企業,產品遠銷陜西、山西、江蘇等地,甚至還出口到了日本。如今,陸立強已經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開辦了兩家烘干設備分公司。“我們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家的事,從征地、資金、招工、基礎設施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務,保障企業健康發展,興永盛烘干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烘干設備極大地保障了重陽鎮乃至西峽縣的香菇產業發展,填補了產業鏈上的空白。”重陽鎮黨委書記馬國鋒說。

      風從東南來,龍鄉化甘霖。優良的營商環境成為福建客商干事創業的良田沃土,歷屆西峽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一任接著一任抓,一屆接著一屆干,當好政策宣傳員、企業服務員、黨建指導員,甘做企業“金牌店小二”,筑巢引鳳,放水養魚,為前來投資興業的外地客商提供了廣闊寬松的發展平臺。近年來,該縣積極弘揚“四敢”精神,踐行“四個極限”,嚴格落實“13710”工作制度,把“萬人助萬企”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建立了周一項目例會、每周五“企業接待日”、每月16日“企業服務日”等制度,營造“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全縣513名鄉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包聯783家“四上”企業和小微企業,實施精準服務,跟蹤問效,給政策,強服務,優環境,著力打造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的創業熱土。通過以商招商,以情留商,閩商隊伍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10月,西峽縣躋身首批河南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實踐創新示范縣行列。

      除了西峽縣福建商會秘書長,陳惠娟還有一個身份——西峽縣政協委員。自2016年當選為縣政協委員以來,她每年都會深入閩企進行走訪調研,用外地客商的眼光審視西峽經濟發展,積極提出意見建議。“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榮耀,作為一個外地客商,能夠為西峽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我感到很光榮,我一定會履職盡責,積極為西峽發展建言獻策。”

      “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生活上受關懷,社會上受尊重,法律上受保護”,是西峽縣對企業家的莊嚴承諾。該縣組織開展星級納稅人、星級企業評選活動,給予企業家相應的政治待遇,每年拿出2000萬元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實施重獎,累計獎勵達4億多元,同時主動吸納企業家中的先進分子入黨,優先推薦功勛企業家當選“兩代表一委員”和勞動模范。

      在西峽縣五里橋鎮葛營社區,一座三層小樓顯得典雅別致,“西峽縣福建商會”的招牌引人注目。商會成立了黨支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和運營機制,成為一家機構健全、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社會組織。自2019年6月13日成立后,這里就成了福建籍客商在西峽創業發展的“大本營”,不僅凝聚起強大的發展力量,也架起了企業家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梁。目前,商會共有會員企業97家,擁有香菇保鮮庫230多座,年加工出口鮮菇30萬噸、干菇4萬噸,有干菇加工銷售和出口企業100多家,帶動3000余人就業,2022年閩商企業納稅額達7520萬元,已經成為服務和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多年來,福建客商已經融入西峽,他們依托香菇產業,完成財富積累后,實施新的產業布局,開啟跨界發展模式,目光投向物流運輸、珠寶首飾、電子商務、酒店餐飲等三產服務業,不斷擴大事業版圖,續寫創業故事。在創造了創業奇跡的同時,積極參與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等光彩事業,反哺社會。“閩字號”公益品牌,好評如潮。“這些年,縣里給了我們商會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們享受到了高效貼心的服務,在這里我們積累了財富、創造了社會價值,西峽越來越成為閩商創新創業的福地,我們將繼續扎根西峽,把事業做大做強,回報49萬西峽人民的支持與厚愛!”西峽縣政協委員、福建商會會長周榮義說出了8000名閩商的心里話。

      風雨同舟,砥礪奮進,福建客商用拼搏奮進、博愛奉獻、務實重干,詮釋著“愛拼會贏、感恩奉獻、海納百川”的閩商精神,不僅在西峽大地留下了鮮明的奮斗足跡,也印證了西峽高質高效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區域發展的比拼,歸根結底是營商環境的比拼,西峽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服務做到極致,把方便留給企業,拿出真招實策,持續用力、精準發力,一體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打造近悅遠來的投資熱土,為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副中心城市貢獻西峽力量!”西峽縣委書記、縣長馬俊說。通訊員封德劉劍飛王玉貴

    編輯:木子
    免責聲明:文章未標注“本站原創”或“河南金融網”的文章均轉載自網絡。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風險自己甄別并承擔后果;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国产中文一级无码毛片,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1久久国产精品综合,99视频在线免费播放